当前位置:大闸蟹网 > 大闸蟹百科 > 河蟹水肿病如何防治?

河蟹水肿病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9-06-16 18:07 类别:大闸蟹百科

(1)病症该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在池边,停止摄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大闸蟹

(2)防治方法①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不使其受伤。②用0.5~1.0克/米,的土霉素兑水全池泼洒。③每千克河蟹用土霉素或红霉素0.1~0.2克拌饵投喂,连喂7天。

河蟹 上岸不下水症 如何防治?

(1)病因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发现仔蟹、幼蟹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现象,称为 上岸不下水症 ,其原因如下。

①由水质差引起:在养殖过程中.剩余饲料、动植物尸体、死亡藻类、高密度仔蟹、幼蟹的生理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在水中不断积累.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当其超过标准时,抑制蟹的呼吸,从而引起仔蟹、幼蟹不适,不愿下水。改善方法有:适当稀释放养密度,经常适量换水或定期使用改善调节水质的生物制剂如PsB(光合细菌)、EM原液和净水剂等。

②由营养不均衡引起: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长期营养不均衡,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致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造成生理性病变。防治方法:应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也可经常性添加适量脱壳素、多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烟酸、肌醇、氯化胆碱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③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如杆菌类、弧菌类、假单胞菌类。防治方法:可选择外用溴氯、二溴制剂,全池连泼2~3次,内服土霉素等抗菌类药物。

④由原生动物与寄生虫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引起:如吸管虫、聚缩虫、累枝虫,病蟹体表、鳃部多伴有细绒毛状物(轻微的镜检才可发现),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且摄食减少,螯足无力,体表与附肢有滑腻感。

(2)防治方法加强投饵管理,合理放养,保持良好的水质是关键。可择时选用市面上反映较好的 甲壳净 、 纤虫净 等药剂连续治疗1~2次.隔日再可选择外用溴氯、二溴制剂全池连泼2^3次,可明显减少由这种缘故引起的上岸。

如何防治河蟹的蜕壳不遂症?

(1)病因该症因河蟹感染疾病,或缺乏钙质及某些微量元素而引起。病蟹背部发黑,背甲上有明显棕色斑块,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因无力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①检查河蟹是否患其他疾病,对症施药,进行治疗。②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终浓度为20克/米3,5天1次.连用3~4次。③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贝壳粉和蜕壳素,并增加动物性饲料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