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闸蟹网 > 大闸蟹文化 > 吃蟹由来已久

吃蟹由来已久

发布时间:2019-06-25 11:15 类别:大闸蟹文化

在先秦的典籍里,蟹为什么一概称为 蟹 呢?学着通过古籍推测,吃蟹的时候,要解,要剖,由此命名。 蟹 的字根是 解 ,就是要解开,剥开,剖开,脱开。当然,凡甲壳类食物都要解剖,可是吃虾、吃螺蛳、吃河蚌、吃甲鱼之类,一次解壳就行了,比较容易。唯独螯,脚要解壳,胸甲要去脐盖解壳,而且吃到胸腹,又有一仓一仓的硬壳要解,为十足的解虫。

如果此说成立,那么我国的吃蟹史是早在 蟹 字出现之前就开始了。另外也有很多人认为,因为蟹解壳才叫它 蟹 的。蟹是一生解壳不断的动物,从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到幼蟹,到小蟹,到大蟹乃至老蟹,一生蜕皮解壳将近二十几次,最终因无力解壳而死。从这一角度而言,因此命名为 蟹 ,抓住它的生长特征来命名再恰当不过。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蟹一直叫蟹,为什么又叫它螃蟹呢?这是源于它的旁爬横行。动物大多是前进的,唯独它旁爬横行,这种独特的走动方式,特点明显,印象深刻,因此加一个 螃 字称为 螃蟹 。春秋时期的《周礼》中,它有一个 仄行 的称呼,就是旁爬横行的意思。经过酝酿,到了隋唐,随着口语中双音词增多的趋势, 螃蟹 也就叫了起来。什么是 螃蟹 ?就字面意义来讲,就是一种横行旁爬而又一生解甲不止的动物。

一些文人对蟹也有各种雅称。如北宋傅肱的《蟹谱》,其中 兵权 条说:出师下寨之际,忽见蟹,则当呼为横行介士,权以安众。横行介士这个称号把螃蟹的形态特征描绘得活灵活现,故今也有称螃蟹为横行将军的。其它如称郭索、无肠公子、与博带、江湖之使、介秋衡等。

吃螃蟹,排排坐

美食这个东西,口味因人而异,虽然不一定非得分出个排名来,不过有人确认将蟹按照美味程度分为六等:一湖蟹、二江蟹、三河蟹、四溪蟹,五沟蟹、六海蟹,其中大名鼎鼎的阳澄湖大闸蟹就是湖蟹的一种。章太炎夫人就曾经高度赞誉过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

吃秋蟹,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吃湖蟹、河蟹。

好的大闸蟹都有一派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 的威武卖相。 青壳 是说蟹壳呈青泥色,平滑有光泽; 白肚 是指蟹腹部的壳洁白晶莹,非常光滑; 金爪 是指蟹脚尖呈现金黄色,两螯八爪强劲有力; 黄毛 是指蟹脚上的毛颜色发黄,根根挺拔,一副英姿勃勃的战斗姿态。

论一只蟹的大卸八块

螃蟹固然鲜美丰腴,而拆蟹的工具更是值得赏玩。吃蟹的工具 蟹八件 始于明代。而苏州不少人家在清末的时候,甚至将蟹八件作为女儿的嫁妆之一呢,更奢侈的甚至有64件,爱吃的中国人可谓挖空心思。

明代的美食文摘《考吃》记载:蟹八件包括蟹锤、蟹桌、镊子、长柄斧、蟹勺、蟹叉、蟹针和刮片。蟹八件有铜制、银制甚至金玉打制的,正应了那句:美食不如美器。

拆蟹的正确方法:

1、剪去蟹腿,前后腿分别剪开;

2、用蟹针将小脚的肉顶出来吃掉;

3、用蟹锤将蟹钳敲松,用蟹针将大脚中的肉顶出来吃掉;

4、将蟹身放在蟹桌上,用蟹锤敲击四周,将壳和身体敲出缝隙;

5、用长柄斧将壳与蟹身体分离;

6、用蟹叉将蟹黄、蟹膏刮出壳;

7、去除蟹腮,将蟹身一剪为二,用刮片将蟹肉刮到蟹壳里;

8、蘸着姜醋,慢慢品尝吧。

蟹黄和蟹膏,美食家的最爱

螃蟹最好吃的,莫过于蟹黄和蟹膏了。

打开蟹壳,首先会看见两片奶白色的片状物,这基本上是螃蟹积存在体内的蛋白质,称为蟹白,口感也像鸡蛋清一样爽滑。

不论是公蟹还是母蟹,蟹壳都有一层淡黄色的蟹油;在母蟹的蟹油层内就是蟹卵,起初是亮黄色的,完全成熟后会变为红黄色,蟹卵就是俗称的蟹黄。阴历九月的蟹黄口感最是恰到好处,如果过季了,蟹黄就会长 老 ,吃起来会有一粒一粒的粗硬感。

而公蟹体内,除了蟹白、淡黄色的蟹油外,还有红黄色的精囊,俗称蟹膏。


下一篇:大闸蟹传说 上一篇: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