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闸蟹网 > 大闸蟹文化 > 大闸蟹的“欧洲移民”史

大闸蟹的“欧洲移民”史

发布时间:2015-11-03 09:21 类别:大闸蟹文化

世世代代生活繁衍在中国水域的“中华绒螯蟹”,怎么就大老远地“移民”,跑去了欧洲呢?

这事儿还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在一百多年前清朝被迫开放五口通商时期,长江口黄浦江一带的港口停泊着来自欧洲的商船,荷兰人的商船将中国的茶叶和瓷器运到欧洲。为增加商船的稳定性,蓄水舱中都灌满压舱水,这些压舱水一般直接抽自黄埔江水。大闸蟹卵和蟹苗就随着压舱水到了欧洲,商船到达荷兰的港口后又排出压舱水。由于荷兰、英国等地的水系在温度、盐度方面与中国长江水系很接近,大闸蟹也就在欧洲繁衍生息形成了种群。

带上“生物入侵”的黑帽子

但是欧洲人似乎并不欢迎这“亚洲来客”,大闸蟹在当地被指控为“生物入侵”,因大闸蟹在泰晤士河“泛滥成灾”,并对当地的野生动物、河流堤坝产生一定的威胁。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海洋生物学家保罗克拉克表示,由于大闸蟹在欧洲缺少天敌,数量难以控制。长此下去,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将被它破坏。大闸蟹喜欢在河岸边挖洞筑巢,可能会导致堤坝倒塌。欧洲的河流与城市下水道相通,大闸蟹甚至有可能顺着水流爬进下水道。一旦聚集在管道内,很容易导致下水道阻塞,或者阻碍水流进入发电站。

克拉克表示,大闸蟹正“稳步”向英国的其他河流蔓延,到达苏格兰也“只是时间问题”。其实不仅在英国的泰晤士河,莱茵河、多瑙河等欧洲著名的河流也有大闸蟹的身影。

欧洲人从来没有吃蟹的习惯,但为了控制这恼人的“利爪怪物”的“地盘扩张”,克拉克等生物学家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破天荒喊出了“要解决大闸蟹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吃了它们!”的口号,探讨了在泰晤士河开展大闸蟹捕捞的可能性,企图将其出口到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喜爱大闸蟹的亚洲国家。

“恢复国籍”比较难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个大味美著称,优良品质可以用“大、肥、腥、鲜、甜”来形容。但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数量有限,为提高产量,养殖人员曾把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和辽河水系日本绒螯蟹杂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大闸蟹的种质。

令人意外的是,与本土大闸蟹种质不纯相比,“移民”大闸蟹只只好。据上海水产大学教授进行的分子遗传研究,远在异乡的大闸蟹们在品质上更加纯正。因欧洲没有其他淡水蟹,大闸蟹“移民”一直只在自己的种群内交配,品种十分纯正。

那么,能不能让“移民”大闸蟹重新“恢复国籍”呢?对此,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学科的成永旭教授表示,这个问题仍非常敏感。因为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从欧洲引回的大闸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

一种外来物种,这个外来物种将带来什么后果,在短时期内很难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