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闸蟹网 > 大闸蟹新闻 > “宝应湖”大闸蟹全国展会再捧两座金杯

“宝应湖”大闸蟹全国展会再捧两座金杯

发布时间:2015-12-08 09:10 类别:大闸蟹新闻

“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江苏省宝应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省级“宝应湖”中华鳖产业养殖基地……这一串串闪光的荣誉,在宝应这块热土上不断诞生。记者近日在县水产局采访中了解到,我县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目标,以渔业设施化、良种化、生态化、信息化为动力,全面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水产养殖成为我县“四水”特色(水稻、水产、水禽、水生植物)中的优势产业之首,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

“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江苏省宝应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省级“宝应湖”中华鳖产业养殖基地……这一串串闪光的荣誉,在宝应这块热土上不断诞生。记者近日在县水产局采访中了解到,我县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目标,以渔业设施化、良种化、生态化、信息化为动力,全面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水产养殖成为我县“四水”特色(水稻、水产、水禽、水生植物)中的优势产业之首,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

以大闸蟹为突破口 扩大宝应湖品牌影响力

11月10日一大早,在新建成的山阳水产批发市场,运水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水产批发商贩熙熙攘攘,“宝应湖”大闸蟹以及各类特色水产品正通过这个批发市场,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整个市场的成交量是节节攀升,从最初的每天销售2-3吨,上升到每天现在销售8-10吨;元旦至春节期间,日销量预计将突破30吨。”该市场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以培育宝应湖大闸蟹品牌为突破口,打造宝应系列名优水产品品牌。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盛市、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在高标准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养殖技术研发推广、销售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至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45.94万亩,渔业总产值达45亿元,其中,大闸蟹养殖面积达25万亩,总产量2.3万吨,总产值达16亿元。“宝应湖”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宝应湖”牌大闸蟹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江苏省名牌农产品”,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5中国北京国际渔业博览会上,“宝应湖”牌大闸蟹以其优质的品质在全国上千家参展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金奖,并在第九届蟹文化节暨2015“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中一举获得“金蟹奖”及“最佳种质奖”的第一名。

迄今为止,我县已连续举办和参加了20多次新闻发布会和各类推介会,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香港、西安、南京和扬州、徐州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推介,大幅提高了宝应湖大闸蟹等名优水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推介活动,吸引外地经销商参与,为我县水产企业和外地客商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拓展销售网络。9月13日,我县在深圳成功举办了“宝应湖”2015“无蟹可击”大闸蟹推介会,深圳卫视、腾讯网等多家南方媒体相继报道,宝应湖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放大。

10月8日,“宝应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上线,并在苏宁、淘宝、京东等国内知名线上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合作,通过配备专业电商人员、搭建专业网站、开展百度及微信推广,实现以“宝应湖”大闸蟹为代表的优质水产品的网上交易,还与顺丰速运合作,完善电商销售链。目前,经过1个多月的运作,线上线下各类销售渠道同步推进,大闸蟹、中华鳖等产品的销售每天达100多单,固定客户接近2000户,网上销售额达5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宝应湖大闸蟹全方位营销网络,品牌知名度和营销力也明显提高。

合理规划 形成特色养殖区

县水产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现有养殖基础上,我县积极调整名特优品种,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生态安全全覆盖。今年以来,县水产局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加快了“235”现代农业园区中的三个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水仙现代渔业园区完成总投资620万元,新建了1600平方米黄颡鱼、四大家鱼繁育常同时,还新投入150万元,改造鱼池2000亩。山阳中华鳖园区新增投入2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广洋湖园区积极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新建了标准蟹池500亩,道路2000米等。结合渔业园区建设,全县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63万亩,并在水仙园区积极试点推广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循环水养殖技术。

此外,县水产局还积极开展“三新”养殖试验示范项目。水仙公司与中科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刘汉勤研究员合作的全雄黄颡鱼苗种繁育场已经建成投产,“全雄1号”黄颡鱼成功实现人工繁育,共繁苗6000万尾,在全县推广生态套养22000亩,主养350亩。新引进了长江1号蟹苗(大眼幼体)2600公斤,约4亿只,可提供近30万亩的养殖蟹种需求,可实现全县河蟹养殖全覆盖。繁育新品种泥鳅5000万尾,套养近20000亩。

加强监管 规范养殖生产

“好水养好的水产品,水质是一个最重要前提,直接决定了大闸蟹及各类特色水产品的质量。在水质问题上,宝应人从来不含糊。”县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县根据国家级生态县建设6项定性指标和36项定量指标的要求,明确了92项工作内容及其进度,设立了水陆生态工作组,通过实施湖泊轮渔轮休、生态制剂生产推广、湿地作物水体套养和高密度养殖水体生物净化等生态工程,先后建成了富有特色的运西湖泊、东荡湿地、中部平原三大生态系统,不仅湖水不会受到直接污染,陆地上污水排放也在控制之中,全县包括河蟹在内的九成以上水产品成为简单处理即可食用的放心食品。

由于我县具有优质的渔业生态环境,国家农业部和省海洋与渔业局多次组织的产品随机抽检中,不仅合格率达100%,而且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而且湖中水草茂密,底栖动物丰富,非常适宜大闸蟹、中华鳖等特种水产的繁养。今年,部省市执法、检测单位随机飞检多批次抽检近60个样品,合格率100%;全县7个快速检测点共检测水产品628批次,合格率达100%;完成水生动物疫病检测86次,实现主要养殖品种全覆盖,优质的渔业生态,为我县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县水产局局长华伯仙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抓住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契机,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大渔业园区建设力度,进一步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现代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增添发展后劲,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和渔业生态保护,保障生产和产品安全,最终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