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闸蟹网 > 大闸蟹百科 > 阳澄湖大闸蟹病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阳澄湖大闸蟹病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6-16 17:28 类别:大闸蟹百科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是一门新兴产业,目前对大闸蟹许多疾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特效药物。而且给药途径不能采用注射或强行喂药,口服给药也仅限于那些尚未失去食欲的个体。一旦大闸蟹停止摄食,任何药物均无法进入大闸蟹体内发挥作用。因此,要想减少大闸蟹疾病的发生,必须 无病先防 ,从源头抓起,重视养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大闸蟹

针对近年来由于近亲繁殖、种质退化,造成阳澄湖大闸蟹抗病力下降的情况,育苗企业应重视亲蟹的选育,尽量选择不同来源的雌雄个体种源,重量在125克以上。有条件的企业应考虑从天然水体中引入野生原种,严格抱卵蟹的科学管理,保证胚胎的健康发育,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种质退化,提高大闸蟹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饲料是阳澄湖大闸蟹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矗饲料质量的优劣、营养成分是否全面合理、大闸蟹摄食情况的好坏等,都直接影响大闸蟹的生长,进而影响大闸蟹蟹的体质和抗病力。所以,饲料的投喂必须讲究科学,做到 四定 :定时,即每日投喂的时间及次数要相对稳定;定位,即饲料投放在多个固定的食台上,这样便于观察大闸蟹的摄食情况和及时清除残饵;定质,即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无腐败,动植物性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全面,并且适口性要好;定量,即一般每日的投喂量为河蟹总体重的5%~8%,同时根据天气、温度变化适当调整,以每次投喂后在2小时内吃完为准,傍晚的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

严格消毒,是切断病原体进入水体的重要途径。新、旧蟹池放养前7~10天均应进行严格消毒,通常采用生石灰150~200毫克/升或漂白粉20~50毫克/升溶于水中后全池泼洒,旧池要先进行清淤,之后再消毒。蟹种放养前,也应进行消毒,用25克/升食盐水浸泡20~30分钟,可有效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具体的浸泡时间要视水温高低、蟹种耐受程度而有所增减。螺、蚌、小杂鱼等鲜活动物性饲料,投喂前应冲洗干净,并放在50克/升食盐水中浸泡5分钟;水草、蔬菜等植物性饲料,用6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提泡15~30分钟。对食场中的残饵要及时清除,每1~2周用6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对食场进行消毒。日常使用的工具也要进行消毒,小型工具等放在10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分钟以上;大型工具要经日光曝晒后方可使用。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用生石灰20毫克/升,全池泼洒,每日2次。

根据不同的蟹种规格和养殖水平,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一般蟹苗放养密度为O.3万~0.5万只/米,规格为800~1000只/千克的幼蟹放养密度为8~15只/米,规格为600~800只/千克的幼蟹放养密度为3~7只/米,规格为100~200只/千克的1龄蟹种放养密度为2~5只/米。放养的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一次性投放。

阳澄湖大闸蟹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相比陆生动物而言,其对水环境的依赖更加明显,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大闸蟹的生长,增强抗病力,而且可以抑制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使大闸蟹少发病或不发玻因此,建池时要充分考虑周围水域环境,确保养殖用水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理化指标符合养蟹要求,并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其次,加强水体管理,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施用光合细菌、EM菌等,以转化、吸收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改善养殖水体条件,并能抑制有害细菌的孳生与繁殖。移植螺蛳,既给河蟹添加了喜食的活饵料,螺蛳又能摄取池塘底泥中的残渣剩饵等有机营养物质,净化水质。在放养蟹种时,搭配放养鲢鱼、鳙鱼60~80尾/667米。(鳙鱼占20%,规格为20~30尾/千克),用于防止藻类蔓延和调节水质。种植水草,以苦草、伊乐藻为主,配合芦苇、水花生,面积约为池塘总面积的60%。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极好的隐蔽环境,还提供了优质的植物性饲料。更重要的是可净化水质,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量。夏季还能降低水温,为河蟹正常生长营造一个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